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历史学院隆重举办文物专业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学科发展座谈会

发布时间:2025-04-15点击数:

为推进文物专业学位点建设,持续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不断推动自治区文物考古事业发展,410日下午,历史学院隆重举办“新疆大学文物专业行业导师聘任仪式暨学科发展座谈会”。自治区文物局、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新疆博物馆、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市文物局、克孜尔石窟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领导和专家受邀参加此仪式和座谈会。新疆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正江教授出席仪式并致辞,地理与遥感学院张峰院长、软件学院鲍淑梅教授和化学学院徐梦姣教授作为文物专业校内专家出席仪式。历史学院院长吴轶群、副院长姜海龙、天山学者刘学堂及学院考古文博研究所教师代表参与座谈交流。

刘正江强调,新疆大学将继续秉持“立足新疆、面向中亚、服务国家战略”的办学定位,依托行业导师的实践智慧和学校的学术底蕴,在丝绸之路沿线文化遗产保护、多民族融合历史实证研究、考古关键技术攻关等领域持续发力,把新疆大学建设成为新疆乃至全国文物考古专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高校。

自治区文物局副局长党志豪表示,新疆文物局将致力于推进新疆文博行业与高校的深入合作交流,整合现有力量,依托地理优势,健全学科体系,努力协助新疆大学,打造培养文博人才的高地。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李文瑛强调,新疆文物与文化遗产对我们了解新疆历史文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她指出,新疆大学考古学建设时间较早,有发展文物考古学科的优势,建议新疆大学和文物考古单位通过实习和项目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对新疆文物考古事业做出贡献。

吐鲁番文物局党组书记、副局长张勇表示,地方文物单位可以集中自身力量与高校资源有机结合,互放优势,让双方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发展。克孜尔研究所赵莉研究员立足于龟兹学和全疆石窟壁画研究人才短缺,提出建议: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建设新疆大学的石窟壁画研究团队,从而推进新疆石窟壁画考古和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产出。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张峰院长针对加强专业吸引力和培养多学科复合型人才,提出建议:明确文物专业学科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跨学科合作。

武汉大学宋海超副教授专程前来参加仪式和座谈会。他介绍了武汉大学建设考古学和博物馆学的经验,并表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将持续为新疆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物相关专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他提出,高校专任教师与文博行业导师要密切配合才能做好校内外联合培养工作,从而提升学科发展和育人质量,满足新疆对文物考古专门人才的需要。

座谈会上,专家学者还就如何结合新疆自身地缘优势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发展具有新疆特色的文物考古学等问题进行研讨。会议一致认为,通过加强地方高校与文博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将对新疆文物考古事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为保护和传承新疆地区丰富的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出更大的贡献。大家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

 

供稿:国晴

编辑:热娜古丽·玉素甫

审核:吴轶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