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慕课西行,共享好课

——记我院考古班与浙大考古班同上一堂课

发布时间:2023-06-16点击数:

芒种时节,凉风拂面。651530,新疆大学历史学院考古22-1的师生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师生有一次特别的约定——同听“慕课西行·同步课堂”《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之《玉器与中华文明》一课。

如约而至,考古学22-1班的师生们与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的师生们云端问候,共同赴约,相见如故,跨越时空距离,共享一堂好课。

据悉,浙江大学于2014年启动建设《考古发现与中国文化》课程,2020年开设慕课,2022年出版统编教材。截至目前,该课程累计选课超2万人次 ,已成为浙江大学的品牌课程之一。为了提升考古学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我院天山学者特聘教授刘学堂老师特邀本课程的总设计师、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全国知名考古学家刘斌老师为两院学子授课。

今天的课程由浙江大学郭怡教授主持,刘斌教授讲授。刘斌教授以“玉器与中华文明”为题,结合丰富翔实的考古资料和图片,从玉的基本概念、初期阶段的“玦”、神圣化的“璜”、礼制化的“琮”和礼制化的“璋”五个方面进行讲述,论证了玉器与中华文明的内在联系,积极引导同学们用历史思维、考古角度思考问题。刘斌教授认为,通过玉器这种特殊的载体,将中华文明从八九千年前到三千年前历史串起来,从简单纹饰到信仰,从中国东北、东南地区乃至整体版图的文化交流,都反映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他希望将这节课作为一个思考的提纲,启发同学们课后进一步思考玉文化与中华文化的联系。刘斌教授渊博的知识和循循善诱的讲解赢得了两院师生的热烈掌声。

课上,两院同学们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后,两院同学们踊跃提问,刘斌教授耐心解答,气氛热烈。最后,王安琦老师代表我院作了总结讲话,并对刘斌教授表示感谢。

中华文脉绵延繁盛,中华文明历久弥新。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中国考古博物馆考察时强调,认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离不开考古学。同日,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还强调,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对人类文明最大的礼敬,就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刘斌教授关于玉器与中华文化的生动讲解与深度思考,增强了我院考古学专业的同学们坚定投入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事业的信心和底气,对思考如何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启迪。这堂课不仅是新大考古与浙大考古交流的重要见证,更是我院积极培养考古人才、加强学科能力建设的生动实践。









供稿人:陈键

审核人:闫自兵